新田科技城|謝展寰:自生自滅保育濕地是「舊路」 若永遠在保育與發展之爭將難平衡

社會

發布時間: 6 小時前

最後更新: 6 小時前

分享:

分享:

(資料圖片)

政府去年通過修訂《環境影響評估條例》,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指,已有10個項目經修訂後的環評程序進行,包括新田科技城項目,程序需時由15至24個月,平均完成時間是19.7個月,達當初冀壓縮至18至24個月的目標。對於多個環團批評新田科技城帶頭開發濕地成極壞先例,謝展寰直言不解,重申將設立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積極主動保育,好過放任濕地自生自滅,不應永遠在保育及發展之爭,冀保育可融入發展。

謝展寰表示,新田科技城環評,這類大型及外界關注的項目,過往環評程序3至5年都未完成,今次只需24個月,認為修訂後的環評程序確能加快時間及更聚焦環境問題。

環團批評新田科技城破壞濕地,該環評是史上最差。謝展寰稱,對於環團所關心的問題「有少少唔理解」,重申如今所提出的濕地保育新概念,不如以往將濕地納入保育範圍後,就由其自生自滅,而是主動積極保育,指此概念一直得到環團支持,「佢哋成日擔心政府講咗就算」,是次便透過新田環評,將會建立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,以法定方式推行,「一定會做架」,「至於做得好唔好,將來睇下大家一齊努力㗎啫。」

他續指,環團希望爭取縮小新田科技城面積,並擴大濕地保育,實際是走「舊路」,「其實我覺得如果我哋永遠喺一個咁樣嘅戰爭裡面,即係保育、發展之爭,就好難去平衡得到;反為如果能用好嘅概念、計劃,能夠做到保育,又能融入發展,我自己覺得可能係一個好啲嘅方式。」

今屆特區政府成立2年周,這2年面對垃圾徵費、優化環評等艱難任務,謝展寰被問到自評工作表現時,他說應由市民去評價。至於較難忘的工作,他說是制定《漁農業可持續發展藍圖》,笑指「唔知係咪我啲中國人基因啦,我特別鍾情推廣漁農業,所以同漁農業界諮詢時,以及藍圖出台時,自己都好開心,真心地好開心。」

謝展寰指,較難忘的工作是制定《漁農業可持續發展藍圖》。(梁偉榮攝)

他說,希望助業界邁向現代化、集約化及高產業發展。而第二期農業園料年底開始運作,而馬鞍山西沙路花園的都市農場試驗計劃也將在下半年營運。

(資料圖片)

記者:吳雋妍、黃小冰

下載HKET App,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,睇全方位資訊:

【中下學試題免費下載】  【名校專區升學攻略】

【食物安全超市大搜查】  【職場智慧求生術】

新田科技城項目及環評引爭議,謝展寰指言對環團所關心的問題「有少少唔理解」。(梁偉榮攝)